-
Home > School > Fundamental knowledge > 年內仍有兩次降息?澳元逼近歷史紅線,澳洲聯儲重啟QE風險激增
年內仍有兩次降息?澳元逼近歷史紅線,澳洲聯儲重啟QE風險激增
Author:管理員From:www.change888.com Date:2019-09-02 17:52:06
年內仍有兩次降息?澳元逼近歷史紅線,澳洲聯儲重啟QE風險激增
盡管市場普遍預期9月3日澳洲聯儲將會把現金利率維持在1%,但是意外降息的可能性仍不容忽視。盡管在經歷了6月和7月背靠背式的降息後目前市場的信心有所回升,但是該國目前所面臨的經濟風險依舊高企,因此9月和10月存在進壹步的寬松的可能。
分析人士認為,如果澳洲聯儲選擇花更多的時間來衡量之前寬松政策的影響,那麽澳洲聯儲可能會延後至11月,並且在12月選擇進壹步降息。
總體而言市場的預期是今年澳洲聯儲至少仍有兩次降息,同時市場將關註隨著利率進壹步走低,澳洲聯儲是否會重啟量化寬松,這都會對澳元產生直接的影響。
從歷史數據看,0.65-0.5區間是澳元的關鍵支撐位,全球經濟衰退和澳洲經濟面臨下行風險時,澳元往往跌至或跌破這壹區間,同時往往伴隨澳洲聯儲壹系列刺激措施,因此這將對澳元產生直接的影響。
澳洲就業數據喜憂參半,失業率恐難達到4.5%目標
澳洲就業市場在7月有所改善,但是未能達到澳洲聯儲所期望的目標。澳洲7月就業人口增幅遠遠高於預期,7月新增就業人口達4.11萬人,遠高於市場預期的1.4萬人,其中全職就業人口增加3.45萬人。但是失業率仍頑強地處在5.2%,仍遠高於市場所預測的4.5%的長期失業率,澳洲聯儲此前預計如果失業率能夠降至4.5%,那麽將會帶動通脹回升。
分析人士認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企業不顧經濟下滑疑慮持續招聘,但是因有更多人出來找工作反而導緻失業率上升,這可能也增加了澳洲聯儲降息的可能,因此前澳洲聯儲特別指出,勞動市場是央行是否該再度降息的重要指標。
考慮到失業率2月在4.9%觸底後壹直處於5%上方,想要實現失業率4.5%的目標並不容易。隨著國際貿易沖突的不確定性迫使企業延後投資,並給全球金融市場帶來混亂,這項任務就更難實現了。
此前澳洲聯儲副總裁德貝爾錶示,考慮到國際貿易擔憂情緒和全球經濟放緩,預計失業率直到2021年中都將位於5%或更高,這也是金融市場預計明年初之前還將降息兩次、每次25個基點至0.5%的主要原因。
大部分經濟學家認為年底之前至少兩次降息
近期壹份市場調查顯示,受訪的31位經濟學家中,有27位認為澳洲聯儲將會維持利率不變。
巴克萊銀行(Barclays)、德意誌銀行(Deutsche Bank)以及摩根大通(morgan)的經濟學家認為澳洲聯儲將在9月降息。這三位投行經濟學家認為,越接近年底市場的觀點就會變得越發的分裂,預計降息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目前有七家銀行預計如果澳洲聯儲9月不降息的話將在10月降息,如果9月份澳洲聯儲按兵不動這壹數字將很快增至11個。
尤其是在周二澳洲聯儲決議後,周三澳洲聯儲還將公佈GDP數據,如果依舊不及預期,料預期10月降息的機構將會進壹步增多。
與此同時,18位經濟學家認為澳洲聯儲將在11月降息,尤其是在9月和10月沒有降息的情況下,那麽預計市場將在這個問題上達成共識。
此外大部分接受調查的經濟學家都認為,到2020年初澳洲聯儲的利率將會降至0.5%附近。
關註澳洲聯儲進壹步寬松的信號,澳元正在逼近0.65/0.5的關鍵紅線
另壹個值得關註的信號是澳洲聯儲主席洛威和副主席德貝爾有關量化寬松的講話,此前他們在講話中錶示,如果其他央行考慮進壹步將利率削減至0,同時隨著國內經濟下行風險加劇,那麽澳洲聯儲將會考慮量化寬松政策。
洛威錶示,如果全球央行都傾嚮於零利率,那麽他們也必須考慮這壹點。但只有在非常接近零利率時才考慮量化寬松。
從歷史數據看,當全球經濟衰退和澳洲經濟面臨放緩時,澳元兌美元通常會跌至甚至跌破0.65-0.5區間,這在1997至1998的亞洲金融危機、2001年的網際網路泡沫以及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都曾出現過。目前澳元最低已經觸及0.6677,逼近0.65壹線。
澳洲聯儲認為澳元兌美元近期跌破0.7關口,有助於支援出口行業,並有助於推高輸入型通脹。
同時在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信貸市場凍結時,澳洲聯儲將其資產負債錶擴大50%至超過1500億美元,為商業銀行提供廉價資金,以幫助信貸流嚮經濟。
洛威此前也曾強調,目前不擔心低利率將刺激過度的借貸增長,最可能採取的量化寬松形式是央行購買資產。因此澳洲聯儲正在進壹步靠近寬松立場,因此市場也將密切關註洛威有關量化寬松的措辭。
NEXT:什麽是外匯基本面分析?
Related articles
Popular recommend
Registration/login means you have agreed《Client agre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