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School > Fundamental knowledge > 外匯入門之我國的外匯市場是如何形成的?
外匯入門之我國的外匯市場是如何形成的?
Author:互易市場From:www.change888.com Date:2018-12-19 14:34:48
我國的外匯市場的形成主要是在1994年外匯體制改革之後形成的。“94匯改”之後,我國形成了外匯零售市場和外匯批發市場。
目前,我國的外匯市場主要分為:外匯零售市場和外匯批發市場。那麽我國的外匯市場是如何形成的?本文將做壹個介紹。由於外匯市場的形成是與外匯管理制度相關的,所以我們會對外匯管理制度的發展做壹個介紹。
我國的外匯市場的形成主要是在1994年外匯體制改革之後形成的。“94匯改”之後,我國形成了外匯零售市場和外匯批發市場。
外匯零售市場是指:銀行與企業、個人等客戶之間進行櫃臺式外匯買賣形成的市場,這是壹個典型的OTC分散式市場。
而銀行與客戶之間進行外匯買賣中,銀行保留外匯頭寸敞口存在很大的匯率風險,因此銀行需要對多余的頭寸進行拋出,對短缺的頭寸進行補進,於是形成了銀行間外匯市場,也就是外匯批發市場。
在外匯零售市場,銀行經營此類業務須事先經外匯管理部門批準,取得結售匯業務市場準入資格;須遵照結售匯綜合頭寸限額管理規定,對超限額的結售匯頭寸及時通過銀行間外匯市場進行平盤。
銀行間外匯市場是銀行同業之間的外匯交易市場,實行會員管理,參與者包括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和非金融企業。
02 我國外匯管理體制沿革
我國外匯管理體制的沿革可以分為:改革開放之前和改革開放時候,通常說的外匯管理體制的沿革則是改革開放之後的三次改革。
在改革開放之前,我國實行的是嚴格外匯集中計劃管理,所有的外匯收入必須售給國家,用匯實行計劃分配,基本對外不舉債,也不接受來華投資,人民幣的匯率只是作為核算工具。
而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的對外經濟迅猛發展,進行了外匯管理體制的改革,這種改革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第壹階段:(1978-1993年),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加快外匯體制改革。
從1978年開始實行企業外匯留成制度,改變了之前的外匯的統收統支,允許企業間調劑外匯缺余,出口企業有壹定的外匯自主權。
這個階段的管理法規主要是1980年12月國務院PO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暫行條例》。
第二階段(1994-2005年),初步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外匯管理體制框架。
1994年,我國對外匯管理體制進行了重大的改革,取消了外匯留成,實行銀行的結售匯制度。實行銀行的結售匯制度以後,才形成了中國外匯的外匯零售市場和外匯批發市場。
人民幣官方匯率與市場匯率並軌,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建立全國統壹規範的外匯市場。1996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頒佈實施,外匯管理改革成果以法規形式得以進壹步確立。同年12月,宣佈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八條款,實現人民幣經常項目可兌換。這壹階段,外匯供求的市場基礎不斷擴大,市場機制配置外匯資源的基礎性地位進壹步增強。
第三階段(2005年以來),適應新形勢,繼續深化外匯管理體制改革。
2001年底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外經濟迅猛發展,外貿順差急劇擴大,外商來華投資踴躍,國際收支援續大額順差,外匯儲備於2009年6月末達到2.13萬億美元,是1993年底的100倍。
在此背景下,逐步取消了經常項目外匯賬戶開戶審批和賬戶限額管理,允許企業自主保留外匯;取消外匯風險審查、外匯來源審查等對外直接投資行政審批項目;先後引入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等。
2005年7月,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進壹步改革,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照壹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彈性和靈活性顯著增強,外匯市場加快發展。同時,還加強了外匯資金流入管理,如2008年實施出口收結匯聯網核查,通過核對出口報關單數據,核查出口收匯是否有真實貿易背景,防止出口多收匯。這壹時期,對外匯資金實行流入流出均衡管理的原則和制度逐步確立,資本項目可兌換進程穩步推進,貿易投資外匯管理不斷便利化。2008年8月修訂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以下簡稱《外匯管理條例》),突出了均衡管理原則和國際收支應急保障制度。
PREV:揭秘!政治“黑天鵝”對外匯市場的影響
NEXT:淺談外匯市場交易時間與行情的關系
Related articles
Popular recommend
Registration/login means you have agreed《Client agre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