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Information > Media coverage > 人民日報鐘軒理刊文:對外開放發展中國造福世界
人民日報鐘軒理刊文:對外開放發展中國造福世界
Author:互易市場From:www.change888.com Date:2018-11-23 09:14:21
“開放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不僅發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
“開放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不僅發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指出,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這壹十分重要的講話,鄭重宣示了新時代中國以自身更高水準的開放推動全球共同開放、助力各國共同發展的願景和情懷,充分彰顯出中國人民的開放品格、開放氣質、開放胸襟。
壹、40年來中國發展是在對外開放條件下取得的
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打開國門搞建設,以開放促改革,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對外開放的歷史性轉變,為經濟社會發展註入了強大動力,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跡。
上世紀80年代,黨中央決定興辦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等經濟特區,實行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打破了計劃經濟體制的堅冰,打開了吸引外資的局面,成為對外開放的重要“試驗田”和重要“視窗”。之後,天津、上海、大連、煙臺等14個沿海港口城市對外開放,上海浦東成為開發開放新高地,積蓄已久的改革動能被激活。從北到南,中國幾仟公裏的海岸線敞開了通嚮世界的大門。從這裏,中國人看到了世界,世界也看到了走嚮開放的中國。上世紀90年代初,長江沿岸的10個中心城市全部對外開放。此後,其他17個內陸省會城市,以及壹些內陸邊境城市也相繼對外開放。從沿海到沿江沿邊,從東部到中西部,對外開放的大門毅然決然地打開。
進入21世紀,中國人以自己的堅韌和努力又邁出了走嚮世界的關鍵壹步。2001年12月,經過15年馬拉松式的談判,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成為全球多邊貿易大家庭的第143個成員,中國與世界其他地方有了共通的“經濟語言”。加入世貿組織之後,我國積極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在更大範圍、更高水準上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推動中國和世界的關系發生了舉世矚目的變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對外開放範圍、領域、層次不斷拓展,“壹帶壹路”建設全面推進,國際產能合作步伐加快,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深入實施,從沿海開放到內陸沿邊開放,從引進來為主到引進來與走出去並重,從制造領域開放到服務領域開放,形成了多層次、全方位、寬領域的開放大格局。新壹輪高水準的對外開放實現了發展的主動,進壹步拓展了發展空間,也給低迷的世界經濟註入新的動力,給經濟全球化願景增添了亮色。
歷盡天華成此景,人間萬物出艱辛。在對外開放過程中,我們嗆過水,遇到過漩渦,碰到過風浪,但最終在遊水中學會了遊水,取得了對外開放的巨大成就。
對外開放推動中國創造了經濟社會發展奇跡。改革和開放相互促進,開放促繁榮促發展。通過對外開放,我國獲得了更多推動發展所必需的資金、技術、資源、市場、人才乃至機遇,不斷為經濟發展註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間。從1978年到201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33.5倍,年平均增長率為9.5%,總量已達12.3萬億美元,所佔全球份額由1.8%升至15.3%,2010年後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40年來,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長198倍,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增長超過147倍,纍計吸引外資超過2萬億美元。在對外開放進程中,壹大批熟悉國際市場規則、全球配置資源、具備國際競爭力的跨國企業成長起來,有力提升了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20多年前,世界500強企業中,中國只有3家,而到2018年,中國上榜企業已經達到120家,僅次於美國的126家。憑借著改革開放打下的雄厚物質基礎,在國際局勢風雲變幻的情況下,我們成功抵禦了各種風險挑戰,鞏固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對外開放大大提升了億萬人民的生活水準。人民群眾是改革開放的主體,也是改革開放的最大獲益者。這40年是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增長最快、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5974元,扣除價格因素,比1978年實際增長22.8倍,年均增長率達8.5%。中國人的錢包漸漸鼓了起來,日子壹天天變好。兜裏有了錢,出手也大方。“雙11”從2009年的壹次普通促銷活動,逐步演變為全球最大購物節。今年共有超過18萬個國內外品牌參加這場消費盛宴,僅天貓商城當日成交額就達2135億元。這些驚人數字背後,體現的是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潛力,是中國人的購買力和生活品質。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歷程,同時也是人類歷史上最為波瀾壯闊的減貧進程。過去幾十年,我國7億多人口擺脫貧睏,並將在2020年實現全面脫貧,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
對外開放深刻改變了中國人的精神面貌。對外開放不但讓中國擺脫了貧窮落後,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飛躍,也打開了思想解放的閘門,實現思想上壹次次大變動、新覺醒,中國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40年來,在中外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鋒中,人民群眾的精氣神越來越旺盛,奮發有為的狀態、敢闖敢試的鬥誌、開拓進取的精神成為社會主流,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嚮上的社會心態正在形成。“世界那麽大,我想去看看”。1995年至2017年,中國公民出境觀光由0.05億人次升至1.3億人次,年均增長17.6%,排名從世界第17位升至首位。邁出去的是腳步,改變的是眼界。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像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育已經成為百姓尋常話題。據相關機構調查,支援政府限制溫室氣體排放和繼續參與巴黎協定的中國民眾比例高達97%和94%。
二、對外開放不僅發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
“壹夜好風吹,新花壹萬枝”。中國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僅把世界的機遇變成了中國的機遇,更把中國的機遇打造成了世界的機遇,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源(4.370, 0.00, 0.00%)。近些年來,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壹直保持在30%以上,是拉動世界經濟復蘇和增長的重要引擎,有效促進了世界經濟再平衡。中國主動擴大進口,為帶動出口國當地消費、增加就業、促進經濟增長作出重要貢獻。面對世界經濟發展的失衡,中國提出共建“壹帶壹路”的倡議,五年來已與1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共建“壹帶壹路”合作文件,壹大批重大合作項目已經落地生根,“壹帶壹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覆蓋全球超過60%的人口和全球三分之壹以上的貿易。截至2018年6月,我國與沿線國家貨物貿易纍計超過5萬億美元,在沿線國家建設的境外經貿合作區總投資289億美元,為當地創造24.4萬個就業崗位和20.1億美元的稅收。實踐證明,共建“壹帶壹路”是開放的合作平臺,沒有地緣政治目的,不針對誰也不排除誰,不會關起門來搞小圈子,不是有人說的這樣那樣的所謂“陷阱”,而是中國同世界共享機遇、共謀發展的陽光大道。對世界各國而言,把握住中國市場的商機,就等於抓住了發展的機遇。在剛剛結束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世界商家到中國“趕集”,17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3600多家企業參展,40多萬名境內外採購商到會洽談採購,成交額達到578億美元,4500多名各界知名人士出席虹橋國際經貿論壇,這幾個數字格外引人註目。習近平總書記在進博會開幕式上宣佈,未來15年中國進口商品和服務將分別超過30萬億美元和10萬億美元,讓世界為之振奮。
在壹些國家急於關上大門的時候,中國把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這是給全球穩定發展的壹顆“定心丸”,拉動了世界經濟的復蘇和增長,展現了中國在推動全球經濟平衡發展中的責任擔當。中國的貿易“朋友圈”越來越大,貿易夥伴由改革開放初期的40多個增長到現在的230多個。2010年以來,中國壹直是世界第二大進口國、最大的進口電商消費國、全球服務增長的最大貢獻者。面對無限商機,擴大對華出口的企業紛至沓來,在中國安家落戶的企業也接踵而至。今年,美國特斯拉、通用電氣、霍尼韋爾,德國巴斯夫、BMW等企業巨頭紛紛在華投資設廠或擴大生產。在貿易保護主義擡頭之際,中國宣示進壹步主動擴大開放,是對保護主義最有力的反擊和對經濟全球化最有力的支援。
中國的對外開放有力助推全球實現和平、穩定、發展、繁榮。與霸權主義者打交道,常伴隨著戰和亂、血與火;與中國打交道,收獲的不僅有和平、友誼,還有實實在在的利益。中國大力推動“壹帶壹路”建設,給沿線國家帶來了巨大發展機遇。截至今年8月,中歐班列纍計開行1萬列,絲綢之路上的“鋼鐵駝隊”極大豐富了沿線各國人民的生活。在萬裏之外的非洲,肯亞的蒙內鐵路開通壹年多,運送旅客已經突破200萬人次。這個由中國企業承建,使用中國技術、中國標準、中國管理經驗的肯亞“世紀專案”,大大便利了當地人員往來,很多當地人的生活範圍就此打開。中國所到之處,不僅帶去道路、橋梁、資金和企業,還帶去學校、醫院、劇院和體育館,讓當地民眾的生活更加便利、多彩。中國是促進南南合作的主要力量,是全球40多個最不發達國家的最大投資者。中國維和部隊成為聯合國維和行動的中堅力量,白衣天使在非洲和中東多地救死扶傷,文化使者促進各國人民的交流和了解,越來越多中國人走嚮海外,用實際行動詮釋中國擔當。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認為,“中國正在建造‘通往繁榮的橋梁’”。作為中國新時期全方位對外開放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與世界共商、共建、共享,尋求發展的“最大公約數”,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道路上增進全球福祉、促進共同繁榮。
三、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
上世紀80年代,面對經濟全球化的滾滾浪潮,國內有人擔心“變質變色、被腐蝕”,有過“中國的大門要不要打開”的睏惑。時光走到今天,壹些國家大搞保護主義,有人擔心中國會不會步其後塵,築起貿易壁壘?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中國推動更高水準開放的腳步不會停滯,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腳步不會停滯,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腳步不會停滯!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他提出了進壹步擴大開放的重大舉措,充分體現了新時代中國對外開放再出發的信心和決心。
“激發進口潛力”發出了攜手合作、互利共贏的中國之邀。隨著中國消費升級趨勢蓬勃發展,國內市場潛力持續釋放,中國需要進壹步豐富市場、增加進口。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計算,2018年前三季度,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消費市場,並且這個市場的規模還在以年均9%左右的高速度增長。這就意味著,來自世界各國越來越多的企業會主動把中國市場作為主要目的地,而中國市場也將成為世界各國企業之間相互對接合作的大平臺。中國主動擴大進口,不是權宜之計,而是面嚮世界、面嚮未來、促進共同發展的長遠考量。擴大開放為中國帶來的,不僅有市場上更加豐富的商品,更有聚集全球生產要素所形成的經濟動能。
“持續放寬市場準入”顯示出開放包容、挑戰自我的從容氣度。龐大的中國市場為不同類型的外資企業帶來眾多商機,新型產業、行業進入我國,在更好服務於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生活需求的同時,也給我國企業帶來了競爭加劇、叠代沖擊等諸多挑戰。挑戰背後就是機遇。隨著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不斷提升,以及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我國現有的產業結構,將會極大提升中國產業的全球競爭力,我國綜合實力將再次提升到壹個全新高度。
“營造國際壹流營商環境”體現了中國市場開門迎客、壹視同仁的誠意。為世界各國企業在華創造更有吸引力的營商環境,不僅是我國堅持對外開放的態度,更是嚮世界錶示的壹種誠意。世界銀行報告說,中國在過去壹年為中小企業改善營商環境實施的改革數量創紀錄,全球排名比去年提升30多位,中國相關領域改革“令人驚嘆地快速且有效”,成為營商環境改善幅度最大的經濟體之壹。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我國對內外資企業壹視同仁、平等對待,將加快出臺外商投資法規,完善公開、透明的涉外法律體系,全面深入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營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
“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有助於形成更高層次改革開放新格局。2013年9月至2018年4月,國務院先後批復設定了上海、廣東、天津、海南等12個自由貿易試驗區。這是在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的壹項戰略舉措,在我國改革開放進程中具有裏程碑意義。我們將繼續發揮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試驗田作用,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大力轉變政府職能,實行高水準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加快形成公平開放統壹高效的市場環境。
“推動多邊和雙邊合作深入發展”提供了全球治理改革的新路徑。經濟全球化是人類社會發展必經之路,多邊貿易體制為各國帶來了共同機遇。在各國相互依存日益緊密的今天,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緊密聯系,各國都是全球合作鏈條中的壹環,日益形成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中國主張堅定捍衛多邊貿易體制。近年來,中國始終支援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等多邊機制在全球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嚮發展。
40年來,中國的發展得益於對外開放,高水準的開放推動了高水準的發展。面嚮未來,我們必將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推動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以實際行動推動經濟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PREV:人民日報評網路劇“出海”:質優方緻遠
Registration/login means you have agreed《Client agreement》